AI 生成影片技術的發展加速數位內容轉型的新契機

AI趨勢專家 / Anson Luo

一、前言
人工智慧生成影片(AI Video Generator)技術正在顛覆傳統的影音製作流程。2025年NBA總冠軍賽期間,美國金融預測平台 Kalshi 投放一支完全由 AI 製作的廣告影片,製作時間僅2天,成本僅2000美元,卻成功於黃金時段吸引超過千萬次曝光。
廣告內容誇張獵奇,包括騎鱷魚的男子、漂浮的農夫與狂飲啤酒的外星人。這些無法用實拍完成的畫面,儘管 AI 工具門檻持續降低,在生成技術日益成熟的今天,創作者的策劃與美感,依然是品牌影片成功與否的關鍵。
該廣告由AI導演 PJ Accetturo 操刀,使用 Google Veo 3、Gemini、ChatGPT、CapCut 等多項AI工具,快速完成劇本撰寫、動畫生成與影片剪輯。此舉展示了AI技術在高效製作、創意發揮與成本控管上的強大潛力。
二、技術原理與應用分析
1. 技術組成
- 劇本生成:Gemini / ChatGPT
- 分鏡規劃與提示語編排:Gemini
- 影片生成:Google Veo 3 / Flow(文字轉影片)
- 剪輯合成:CapCut / Adobe Premiere 等
2. 技術特色
- 生成速度快、成本極低、可批量生成嘗試
- 多模態學習結合影像一致性控制
- 單人或小團隊即可製作具高度視覺衝擊之內容
三、延伸應用場景
- 教育訓練:可自動產生教材影片、實驗模擬、角色對話練習影片
- 企業培訓:用於新進員工訓練、工安演練、銷售話術模擬
- 行銷廣告:品牌快速製作社群短影音、商品展示動畫
- 政府宣導:防疫衛教、交通安全、法令普及影片
- 製造工程:產線模擬、維修操作說明
- 創作與影視:協助提案、拍攝前視覺化腳本
四、優勢與風險
【優勢】
- 成本降低 90%以上
- 製作時間壓縮至數日
- 創意突破物理限制(如外星人、奇幻場景)
- 中小型單位也能製作高質感影音內容
【風險與限制】
- 品質不穩定,需大量試錯與挑選
- 對提示語寫作與審美仍有門檻
- 潛在版權爭議與內容真實性問題
- 過度依賴自動化,恐削弱創意人力需求
五、建議
- 鼓勵中小型企業、教師、創作者、非營利機構以AI影片製作推動數位內容升級,政府可提供技術教育、雲端工具試用與經費補助。
- 針對AI生成內容擬定必要標示原則,避免公眾誤認真實影像,並設立內容審查指引,防範誤導資訊。
- 建構「AI影片素養教育課程模組」 於高等教育或職訓體系設計實務課程,提升社會大眾提示語編寫與影片質感設計能力,降低技術門檻。
- 支援在地生成式影音技術研發 投入研發資源於本土AI影像生成模型與應用平台,避免過度依賴國外雲端資源,強化資安與文化主權掌控。
六、結語
AI影片生成工具正快速改變數位內容的製作模式,不僅提升效率與降低成本,更重塑創意產業的競爭格局。政府與產業部門應及早因應, 從技術培育、倫理規範、應用推廣三方面同步發展,讓這波技術浪潮成為加速創意經濟與知識普及的重要推力。
參考資料:
PJ’s Newsletter
MSN.com
Business Insider
聯絡我們
台灣
郭小姐
02-8751-0123分機231
0953-048-618
chenhsi.kuo@papagoinc.com

香港
Alvin Lo
852-9301 0058
info@face8.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