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車在停車場經營管理業應用整合:高雄案例啟示與未來展望
隨著無線通訊與人工智慧(AI)技術的迅速發展,智慧停車系統已廣泛應用於停車場經營管理業,並帶來全新的數位化營運模式。特別是高雄市近期導入「AI智慧停車柱」的實際案例, 更展現出此技術在城市治理與交通管理中的潛力。本文將整合智慧停車技術原理、應用優勢、技術挑戰與未來趨勢,並結合高雄市的實例進行探討。
智慧停車技術在停車場經營管理業的原理 智慧停車系統整合了低功耗物聯網技術、AI影像辨識、無感支付與大數據平台。以智慧停車柱為例,融合車牌辨識(ALPR)、埋地地磁、電子看板、 柵欄機等多元感測與控制裝置,結合後端管理平台,形成完整的數位停車生態系統。
技術結構
攝影機:
進行車輛、人物、火光、煙霧的影像採集與AI辨識。
埋地式地磁:
偵測車輛是否占用特定車位。
電子看板:
即時顯示剩餘車位與費率,輔助停車引導。
柵欄機:
結合車牌辨識進行進出口管理。
智慧停車柱:
整合地磁與影像辨識,能即時辨識吊銷或註銷車輛牌照並自動回報。
智慧管理平台:
整合全場資料,進行即時監控與後台決策。
智慧停車在停車場的優勢
提升效率:
實現無人化開單、即時辨識與自動記錄停車資訊,減少尋找車位時間與違規停放行為。
節約成本:
降低人力需求與營運成本,尤其在大型停車場中具明顯效益。
提升用戶體驗:
透過手機APP與智慧看板查詢停車資訊,提升便利性與滿意度。
改善城市交通:
減少繞行找車位行為,有效紓解交通壅塞,促進綠色出行。
實際應用案例:高雄智慧停車柱
高雄市政府於2025年推動智慧停車格,預計2026年10,000格智慧停車格及28,000格地磁停車格之目標。
實施智慧停車收費後,停車格周轉率提升100%以上,且以無紙化開單,每年約可減少814萬張停車單紙張的使用,相當減少10.3公噸碳排放,同時民眾可於公有停車場服務資訊網查詢即時智慧及地磁停車格可使用格位,減少車輛繞行尋找車位時間。
部分停車柱具備AI車牌辨識能力,能即時辨識吊銷或註銷之車牌。一旦偵測異常車輛,系統自動通報監理單位,再轉交警方處理。此創舉不僅強化違規車輛管理,還提升公共安全效率。
高雄交通局並預計未來擴充功能,導入失竊車、贓車與變造車牌的自動辨識通報機制,使智慧停車柱成為城市的「微型AI警哨」。
擴展應用案例整合
科技執法:
透過AI影像辨識車輛違規停放,並即時通知管理單位。
智慧繳費:
結合無感支付與車牌識別,實現進出即扣款。
停車導航與AR尋車:
提供即時引導與擴增實境功能,幫助車主快速定位車位與愛車。
分時動態計費:
依據時段與使用率調整費率,提升營運彈性。
熱區分析與預測:
運用大數據進行停車需求預測與資源調度。
公共安全預警:
透過影像分析煙霧與異常事件,快速應變突發狀況。
黑名單偵測:
結合人臉與車牌辨識技術,加強對危險人物或慣竊的辨識與通報。
實際應用案例:高雄智慧停車柱
系統穩定性與辨識準確率需持續提升,避免誤判與錯誤通報。
資安與個資保護為重要挑戰,尤其涉及人臉與車牌資料時。
異質系統整合與城市管理平台相容性需跨部門協調。
未來發展趨勢
AI預測型管理:
導入機器學習預測停車需求,提前調整配置與人力。
多元化支付整合:
支援電子支付、電子票證、信用卡等支付方式。
與城市交通整合:
與智慧號誌、公車路網、城市治理平台進一步整合。
擴展AI執法:
停車柱將擔負更多交通監控與治安預警任務。
智慧停車技術正加速轉變停車場經營模式與城市交通治理架構。高雄智慧停車柱應用案例提供一個清晰範本,顯示AI可提升執法效率、強化公共安全並優化停車體驗。 未來,結合AI、IoT與城市治理,智慧停車將成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參考資料:
- 高雄市交通局新聞稿,《推動智慧化停車管理》,2025-07-11。
- 自由時報新聞,《高雄智慧停車柱上線 即時辨識吊銷車牌》,2025-7-18。
聯絡我們
台灣
郭小姐
02-8751-0123分機231
0953-048-618
chenhsi.kuo@papagoinc.com
香港
Alvin Lo
852-9301 0058
info@face8.hk